中共昆明市委 昆明市人民政府
關于加快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
(2008年2月26日)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實《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貫徹〈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云發〔2006〕24號),促進我市非公有制經濟大發展,增強我市經濟實力和發展后勁,加快推進現代新昆明建設,結合昆明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1、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真抓實干,堅持“希望在民間、活力在民營、發展靠民力、穩定靠民富”的方針,按照“民投民有、民辦民營、民富民強、民樂民享”的要求,加快建立“創業最寬松、社會最文明、人居最安全和低交易成本、低生產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會成本”的投資發展軟環境,消除一切阻礙發展的思想障礙、體制弊端、政策限制,放開、放活、放心、放膽、放手支持、鼓勵、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使之成為我市最具活力的經濟增長點和解決就業的重要渠道。
2、發展目標!笆晃濉逼谀,非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顯著提高,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007年的43.4%提高到50%以上,增長質量明顯改善,增加值由2007年的604億元提高到100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20%以上;稅收由73.5億元增加到100億元;個體工商戶由19萬戶增加到25萬戶,私營企業由4.4萬戶增加到6萬戶,新增就業人數40萬人。
二、放寬市場準入,實行公平待遇
3、貫徹平等準入、公平待遇原則。凡國家法律法規未明令禁止的行業和領域,各類資本都可平等進入;凡國家承諾對外開放的領域和國有資本退出的領域,都鼓勵民間資本加快進入,全市各級政府及部門不得自行設置限制條件。在專項資金分配和爭取國家、省專項資金支持、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核準或備案、科研立項、人才引進、職稱評定、知識產權保護、土地使用、政府采購、財稅政策、信貸和保險服務、品牌發展、資格認定、商標認證、證照辦理、對外經濟貿易等方面,非公企業與其他所有制企業實行公平待遇政策。在資源配置和煤、電、油、運等生產要素協調供給上,對非公企業一視同仁。
4、鼓勵非公有資本進入壟斷行業和領域。在電力、電信、石油等行業和領域,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對自然壟斷業務,非公有資本可以參股等方式進入;對其他業務,非公有資本可以獨資、合資、合作、項目融資等方式進入。允許非公有資本按照政府規劃投資建設加油站及倉儲設施,從事成品油零售經營業務。除法律法規等另有規定的外,允許非公企業依法平等取得礦產資源的探礦權、采礦權;鼓勵非公有資本進行商業性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對投資風險勘查并探明可供開采的礦產地,可依法轉讓探礦權或直接申請采礦權。
5、鼓勵非公有資本進入公共事業和基礎設施領域。完善政府特許經營制度,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加快市政公用事業改革。支持非公有資本積極參與供水、供氣、供熱、公共交通、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市政公用事業和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與運營。在規范轉讓行為的前提下,具備條件的公用事業和基礎設施項目,可向非公企業轉讓產權或經營權。鼓勵非公企業通過收購、兼并、參股等方式參與市政公用事業單位改制。支持非公有資本進入市政設施維護、道路養護、綠化養護和環衛保潔等作業市場。
6、鼓勵非公有資本進入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領域。支持、引導和規范非公有資本投資教育,特別是民辦職業教育和非學歷教育。支持非公有資本參與非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的改制和重組。支持非公有資本興辦醫療機構,投資興辦公益性或經營性醫療機構,允許非公有資本采取多種形式參與公立醫療機構的改制,組建醫療投資公司、醫院管理公司和醫療集團。支持非公有資本參與城鎮社區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體系建設。支持民營企業投資參股興辦影視制作發行放映、演藝、娛樂、體育經營等文化體育企業,與國有文化體育企業同等待遇,符合國家稅收規定的,享受相關稅收優惠政策。
7、鼓勵非公有資本進入金融物流等現代服務業領域。在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政策規定和防范金融風險的前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