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設計業 錢景不邊緣
|
發表時間:2006/5/17 瀏覽 2391 次 |
他們的人數,不像建筑設計師那樣龐大;他們的職業,也不像服裝設計師那樣炫目。他們號稱設計師,設計的卻是“配件”:皮包、鞋子、建筑模型、燈光……國家有關部門最近發布了一系列“設計”職業,得以“正名”的這些邊緣設計業,商機和發展前景會邊緣嗎?
調情不絕——燈光犯的錯
假建筑是一張惹人喜愛的臉龐,光線可以強化建筑惹人喜愛的特質———這是業界對居室照明設計大師格木·M·約翰遜的贊譽。
照明設計師,就是光線的切割師。
切割光線,是為了營造氣氛。時下,大多數人裝修新居,客廳照明,常見的是水晶大吊燈,或是天花板做燈圈,里面繞一圈日光燈,燈圈下是若干射燈,沙發旁,是盞落地燈;而臥室更簡單,床頭柜上兩盞臺燈,頭頂一盞吸頂燈,一年四季無變化。在照明設計師看來,這樣的燈光,布置出的房間氛圍就太單調了。
燈光,是氛圍的調情高手。照明設計師通過燈具布置,燈光強弱變化,可以讓居室或明媚,或驚艷,或妖媚,或溫馨,或詭異,隨屋主的心情調整。因此,隨著屋主生活水準的提高和需求的多元化,越來越多的人在裝潢居室時,除了請室內設計師進行裝潢設計外,還會另請照明設計師設計燈具布置。照明設計由此從室內設計中獨立出來,自成一家。
“好的照明設計師不是替客戶裝了昂貴的燈具”。一個投入照明設計界10年的照明設計師介紹,早年的業主比較喜歡在朋友面前展示燈具昂貴的價格,安裝水晶燈就是最好的表征。事實上,我國照明工程中誤區不少,太多是亮化工程,這是錯誤的設計觀念,應該是美化而不是亮化。同樣,燈光不等于瓦數,瓦數是表現在節能方面,燈光是品位和修養的表現。如今,照明設計師往往會引導屋主認識到:對于空間設計來說,燈具外形要簡單、安靜,不要過分追求燈具的外形,光的質量才是重要的。照明不僅是藝術的,而且是人性的,能滿足人生理和心理需求的。而現實是,一個意大利的照明機構在全世界范圍內調查市場,結果發現:全世界只有3%-5%的燈光工程符合人性化標準設計。
市場對照明設計師的需求呼聲已經十分高漲:建筑需要燈光照射展示夜幕下的魅影,高架道路需要燈光為自己裹上一條別致的腰帶,綠化需要燈光表現樹影多姿,舞臺需要燈光表現劇情,家居需要燈光營造氣氛……如果站得高一點看,照明設計師這一職業,甚至與貫徹國家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政策息息相關。
在國外發達國家,照明設計師這一職業確立較早,其專業價值已被普遍承認,從業人員水平很高。在我國臺灣,照明設計師的薪酬也扶搖直上。我國一些高等院校與本職業相關的專業,如建筑學專業、環境藝術專業等也開設了照明設計方面課程,目前,我國照明工程企業有3000多家,從業人員數萬,但優秀的照明設計人員十分匱乏,其質量與數量都不能滿足我國照明科技事業發展需要。因此,光線切割業,雖是邊緣設計,卻不會讓設計師邊緣化。
我很性感———皮鞋給錯覺
有句上海話:噱頭蹩腳。但如今,鞋與手袋、圍巾、首飾一樣,成為女人不可或缺的飾品。據說,高跟鞋對女人有神奇的心理暗示作用,一穿上高跟鞋,很多女人就會覺得自己很性感。已故的戴安娜王妃每當添置了新裝,都會與御用鞋匠一同討論設計新的鞋款,用以搭配服裝。現在,很多女士向好友展示的,不僅是衣柜中琳瑯滿目的服裝,還有專門設置的鞋柜中數十雙式樣各異的鞋。
從國際上最新設計的今明兩年春夏鞋上可見,一個鞋面,一個鞋跟,在鞋類設計師手下,會變出萬般風情:我行我素的巴洛克風格,把17世紀輪回到今天,鞋面色彩艷麗、飾件華麗,閃亮的各種彩鉆、緞帶、蝴蝶結、花朵裝飾、刺繡、印花以及“形狀不規則的珍珠”,被疊加應用,使鞋款造型設計盡顯華麗繁奢的今古品味。而意大利設計師則將復雜繁瑣統統拋去,把前幾年流行的超長式鞋楦刪去,轉換為今年的復古式、中圓頭、大圓頭楦型。鞋面顏色素雅,一般不超過三種,突出簡潔大方,注重制作工藝的精巧細致。具有野性和原始的非洲風情,反映在皮鞋設計上,則采用樹皮紋式、木紋式、藤編式、草繩編結式和選用幾何體、金屬型、石器型等原始元素。皮革面料應用仿真皮的花紋,例如豹紋、斑馬紋、蛇皮紋等,凸顯了野性美和自然美。
要當個優秀的鞋類設計師,自然要對新鞋形體造型有豐富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具有審美眼光,并有一雙靈巧的手。但僅僅有美的眼光和創意是不夠的,畢竟,舒適才是鞋類設計的第一要素。要讓鞋穿著舒適,就要研究人體腳的構造;要穿著透氣,還要研究空氣流體力學;鞋面運用的各種不同材質,要經過特殊工藝處理……說鞋是高科技產品其實一點也不為過。
據悉,一個稍有點規模的皮鞋廠,一年要開發的款式少則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