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轉行是為了使自己越來越強
|
發表時間:2006/4/22 瀏覽 2044 次 |
跳槽、轉行是職場中屢見不鮮的現象。那么多人跳來跳去,大多是為了找尋職業發展的方向,希望能做自己想做的工作,找到理想的土壤讓自己發芽。跳的過程,是一個尋找的過程。
通常情況下,我們是以現在所具備的能力為出發點來選擇想要的職位。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對自己本身的評價是有偏差的,高估或低估是很普遍的事。低估的時候,找到的是理想之下的職位,壞處是起點太低,前進的路上有很多雜事要處理;好處是只要被發現是塊金子,就有了閃光的機會,有了發展的空間。高估時,找到的工作做不長久,眼睜睜的丟掉了自己喜歡的職位。
跳槽的時候,往往是對自己做出偏高估計的多。覺得自己的能力肯定能勝任那個職位,就義無反顧地去了,結果鎩羽而歸。一次次的跳槽,一次次的尋覓,我們已經很熟悉了自己的水平到底是什么樣的,很習慣了在這樣的水平下繼續我們的尋覓之路。我們相信,失敗是成功之母,總會找到自己想落腳的那片土地的。但是,在這個尋尋覓覓的過程中,你有沒有發現,自己已經錯過了很多機會?有的時候,只要你稍微停一下,整頓一下再上路就會是另一番風景。
北京宏威職業顧問案例:
Jack大學時學的是機電一體化專業,因為不喜歡,學的不是很好,大學畢業后去了南方的一個海關工作,收入不少,可是他還是覺得工作單調無味,喜歡上了IT行業,看他們一個個又有技術又有錢賺,出來還好讓人羨慕。于是,Jack好想快步進入IT行業,但是,心中沒底,跑來找宏威職業顧問咨詢,職業顧與他進行了如下對話:
Jack:我學的是機械一體化,想從事IT,完全是興趣,我覺得如果工作沒有興趣,一切都沒有意義!
宏威職業顧問:自己覺得競爭力如何?跳槽、轉行,要事先將進入某個行業的敲門磚和入行后的競爭力自己做個正確的評估。
Jack:我沒有關于此行的任何競爭力,我就想從0開始!
宏威職業顧問:機械和電機可是今年最熱的兩個行業,不過可能你不會有興趣。
Jack:是的,已遠離專業達四年之久!
宏威職業顧問:可是進入IT從零開始,你首先要有心理承受能力。
Jack:是的!這點我清楚,因家里條件好一些,自己無不良習慣,也沒有經濟壓力,所以可以承受吧!
宏威職業顧問:不是,我說的是:學IT的人鋪天蓋地,1。應聘時你的敲門磚競爭力能否比過他們?2。工作后,你的師弟師妹們業務超過你,必然工資超過你,你會感到心理不平衡,
必然要有心理壓力。
宏威職業顧問建議:
學機械,作海關、改IT,有點職業腳步紊亂,科學定位更好些。建議Jack作個職業規劃。每個工作都有長處和短處,每個人都有優勢和劣勢。現在要集中各方面的優勢、潛力去分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與要加入的行業、企業、職位之間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那不是很快造成職業瓶頸,引發再次跳槽?
跳槽,應該越跳越好,而不是每況愈下。如果非常希望加入自己喜歡的行業,要謹慎規劃好,再起跳轉行。循序漸進,穩步前進。
那在跳槽這個過程中,怎樣才能使我們越來越強呢?
第一跳,應該跳入小溪。跳進想要發展的行業做熱身準備。因為只有進入了這個行業,你才能更好的了解此行業對職員有什么要求,你應該具備什么樣的素質才能繼續待下去。跳的時候,要選擇正規的企業,規模不一定要多大。正規,是你生存的保證;規模不太大,你才有機會全方位地接觸這個行業的操作流程,熟悉每一項業務,盡快補充知識。
在這個階段,要有耐心去處理一些瑣碎的事務,它不只是你工作的一部分,還是你的學習對象之一。書本上教你的是抽象的理論知識,具體的應用要在實際工作中才能體現。況且,現在對基礎工作的了解會幫助你以后更好的開展工作,從基層起身的你對公司的業務流程會更熟悉,工作起來更得心應手。所以,這一階段要做的事只有一件,那就是認真學習,學習行業必備知識,學習基礎工作怎么做。即使辛苦,也要努力地做好這些,因為它們是你下一次跳槽可憑借的資本。
第二跳,淌進大河。已經積累了相應知識,有了一定工作經驗的你開始不滿足小企業狹窄的發展空間。羽翼開始豐滿的你需要更廣闊的空間來施展才華,開闊視野。這個時候,你對行業已經有了相當的了解,跳槽,要選擇比原來規模大的企業,等級要高出一籌。跳槽之前,要做兩件事,一是對自己的能力狀況作一個確切的評估,避免期望值過高一跳落空;二是了解各企業的經營理念,企業文化,選擇與自己個性相契合的企業跳。
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