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費標準 廣告投放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人才測評 法律聲明 隱私聲明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返回網站首頁 最新個人求職信息 最新企業招聘信息 求職攻略 企業免費注冊 個人免費注冊 最新公告 意見或建議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 ,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无码,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中文字幕



      在哀傷中自我成長
      發表時間:2020/4/11    瀏覽 6727
      早上起床,習慣性地打開微信查看疫情的確診人數,果然,全球累計確診超過100萬人,死亡超過5萬人。在中國大陸逐步恢復的同時,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飽嘗“武漢之痛”。



      今年的清明,注定是個超越個體、家族、國家的節日,全世界都為同一種喪失而悲傷。



      哀傷,一種伴隨失去而產生的悲傷感。



      廣義來說,哀傷伴隨一生,因為每時每刻我們都在喪失。



      有些喪失很明顯,比如用壞了的物品;



      有些喪失很隱蔽,比如一去不返的時光;



      有些喪失影響很小,比如丟了一支鉛筆;


      有些喪失影響很大,比如失戀或喪親。



      廣義的哀傷說明了一個殘酷又公平的事實,每個人都逃不掉喪失的宿命,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面對喪失。



      狹義的哀傷,特指很明顯、影響很大的喪失帶來的悲傷。



      今年,全國、乃至全世界,都因為新冠病毒而體驗到了“很明顯又影響很大”的失去,比如自由和生命。






      沒有經歷過喪親的人,是幸運的。經歷喪親卻從中成長的人,是強大的。



      我17歲上大學那年,我爺爺過世了。



      雖然至今的20年內,我陸續和姥姥、姥爺、奶奶告別,但最讓我哀傷的,還是爺爺的過世。



      這與親密程度關系不大,而是跟我第一次體驗喪親的年齡有關。



      與所有喪親者一樣,我也經歷了“否認-憤怒-談判-沮喪-接受”五個階段的心理轉變。



      爺爺過世前一天,一度出現了我還不理解的“回光返照”現象——本來已經臥床不起兩個多月的爺爺,突然恢復了病前的狀態——出門買菜、回家做飯。



      大概那時候只有我不明就里,以為神跡出現,還非常高興地跑出去玩。就在毫無準備的心情下,爺爺過世了,我甚至沒來得及看上最后一眼,等我回到家時,爺爺已經躺在了門板上。



      我看著像是睡著的爺爺,情不自禁地跪了下來,磕了三個響頭。當晚,我和兩個親戚守靈,那一夜,我絲毫沒有害怕的感覺,僅僅是覺得爺爺只是睡著了,天亮了就醒了。



      第二天,大部分親戚都趕了過來,場面喧鬧,我冷冷地坐在靈棚里,大量的回憶如決堤之水涌出腦海,我來不及抓住任何一個片段,就被另一個片段覆蓋,無數的重疊,漸漸不知所思。



      爺爺真的離開我了,他居然沒等我回家!他不是最喜歡我的嗎?他不是最心疼我的嗎?為什么不讓我見最后一面?為什么不等我的大學錄取通知書?



      一系列的反問,沒有答案的反問。爺爺就那樣躺著,我足足盯著看了十分鐘,內心一陣憤怒、一陣悲傷、一陣無助、一陣迷茫。



      爺爺雖然走了,但他留給我的是快樂的童年和被保護的安全感,哪怕他到了晚年常常不說話,一個人發呆,我也能感到他因我的出現而開心。



      我突然被一股暖流擊中,漸漸融化喪親之寒結成的堅冰,沖破眼眶,伴著哀樂,我哭成了淚人。



      之后的幾天,我都萎靡不振。我明白我再也看不到爺爺了,我只能帶著他的思念繼續生活下去。



      很久之后,電影《尋夢環游記》讓我更加堅信,爺爺只是去了另一個世界而已。






      每個人的悲傷五階段的發展都不太一樣,每個階段的表現也會千差萬別,在不同階段的停留和轉換也是因人而異。



      但是,我們的共性,是都要在這條路上走上一著。喪失,無論大小,都是生命拋給我們的考卷。



      在有限的經驗和智力中,揣摩可能的答案。



      哀傷,是如鯁在喉的隱痛,是暗流涌動的陰苦,是人生中無法抹去的傷疤。



      這次全球范圍的疫情,意外地將全球的哀傷聯結了起來。



      不論政治立場如何分歧,宗教信仰如何沖突,在人性中的對生命逝去的悲傷是一樣的。



      2500多年前,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悟了我們人類擁有共同的苦——出生、生長、疾病、死亡——無可避免地發生在每個人身上。



      同時,佛陀也闡述了苦無法輕易消除的根源,那就是人性中的貪、嗔、癡。



      貪,表現為對可能的喪失之人或物的執著,以至于真的喪失來到時,因執著擁有而痛苦。



      嗔,是一種對喪失發生的憤怒,這種憤怒,強化了痛苦的體驗。



      癡,是自知力不足的表現,對事物發展規律和本質缺乏智慧,更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癡”。



      如果你能看到,不論在哪個國家、哪種文化之下,喪失之痛,都是由于我們人性中貪嗔癡所致,或許你就可以轉換一種視角,將這種痛苦看做是生命的考驗,用慈悲之心面對自己,面向他人。



      我絕不是讓你認為喪失是應該的,而是我希望你能用一種不同的方式看待喪失——與哀傷共處,而不是拒絕。人性中擁有陽光般的力量——慈悲——可以驅散黑暗,促進成長。



      “慈”,是指給予包括自己在內的眾生快樂;“悲”是指拔除包括自己在內的眾生的痛苦。



      當你用慈悲之心看待自己和眾生,你會發現,你并不孤獨,你雖然有所喪失,卻擁有更大的聯結,你與所有人在一起,包括失去的那一位。



      哀傷,如果不可避免,那就讓它成為你的一部分,用慈悲的接納實現成長。




      文:趙全宇
      責任編輯:殷水
      用戶在壹心理上發表的全部原創內容(包括但不僅限于回答、文章和評論),著作權均歸用戶本人所有。獨家文章轉載,請聯系郵箱:content@xinli001.com


      【關閉窗口】


      收費標準 | 廣告投放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測評 | 法律聲明 | 隱私聲明 | 加入收藏 | 設為首頁

      本站信息均由求職者、招聘者自由發布,本網站不承擔因為內容的合法性及真實性所引起的一切爭議和法律責任。

      ★營業執照: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530402799883384T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19]第0402000213號

      ★電信增值業務許可證: 滇B2-20230186

      Copyright © 2005-2021 yxzp.net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紅塔區氣象路22號—滇中國際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服務大廳
      人才招聘網電話:手機:13308890967 0877-8889990 網站在線客服QQ,點擊即可交談 人才招聘網QQ:2242706723 微信:yxzp01

      本網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