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畢業生前景看好薪水走低
|
發表時間:2006/4/14 瀏覽 2101 次 |
4月11日,2006年遼寧省高校畢業生IT專場招聘會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綜合服務市場舉行,記者從省畢業辦獲悉,今年IT人才依然是畢業生就業市場中的“搶手貨”,但與一路飄紅的就業形勢相反,今年IT行業給應屆畢業生開出的薪水不升反降,800元的月薪讓大部分畢業生都覺得難以接受。而兩年前,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們剛畢業時的月薪還能達到1000元。
根據教育部對全國30余所高校的各級在校生長達4個多月的調查,大學生求職的首選行業仍然是IT業,此觀點也得到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副主任范龍的認可,“IT行業在我省是朝陽產業,畢業生發展平臺廣大,發展前景廣闊,大部分畢業生都愿意到IT企業中去。”據了解,2005年我省企業吸納計算機類畢業生共有7990人,占此類畢業生總數的40%,但省內部分企業還是覺得沒有找到合適的IT人才,因為大部分畢業生還是選擇了省外城市,薪酬低是造成人才外流的主要原因。
在招聘會現場,記者看到大部分畢業生并不著急投簡歷,他們對800元的月薪并不愿意接受。東北大學學生王路志認為這樣的“價碼”并不是自己的實際價值,“我的心理價位應該在1500元以上的月薪,其實,企業更應該通過面試和筆試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后,再決定給他多少月薪,而不是一刀切。”記者隨機問了幾家企業,他們給應屆畢業生的月薪都是800元。
對此,沈陽某科技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劉繼軍告訴記者,其實企業也為找不到俊俏能干的“媳婦”發愁,他認為,造成低月薪現象,是因為大學生知識貶值,無法適應IT行業知識迅猛更新引起的。IT界有個“摩爾定律”,即“集成電路的集成度每18個月翻一番”,現在學IT的大學生們在走出校門的時候,他們的知識就陳舊了,企業必須為他們重新培訓,所以,剛開始的時候月薪不會很高。
教育界人士認為,高校擴招讓更多的學生來到這個行業,加劇了IT人才的競爭,雖然企業需求很大,但挑選應聘者的余地也大,所以整體薪酬就被壓了下來。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幾年來我省一直為培養和造就一批信息技術人才而努力,先后建立了兩所國家級、7所省級示范性軟件學院,開設計算機類專業103個,共有畢業生27416人。IT類人才的迅速激增在推動我省信息產業發展的同時,也讓這個行業的薪酬標準產生了微調。
在招聘會現場,也有部分學生表示并不太在意企業給剛畢業的自己多少薪酬,而更注重企業的發展前景和自身的發展平臺。大連交通大學軟件學院學生張洋十分理智地說:“現在IT行業還處于低谷,我們也是剛剛畢業,沒有多少經驗,企業不給高薪也是應該的,但一定要簽約有發展前景的企業,給自己施展才干的機會,薪酬自然也能漲上來。”
作為新經濟的火車頭,盡管IT行業現在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它的發展潛力和勃勃生機已經在最具有活力和知識的當代大學生的心中扎下了根,大學生求職已經從看重眼前利益向看重將來發展邁出了一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