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記者 王甲鑄
報道)康誠,2012年從西安一家三本院校政法系畢業,總結過去的一年就是兩個字:不順。這其中有兩個時間節點讓他倍感屈辱,一個是去年中秋節,他住在城中村里找工作,看著其他有工作的同學拿著單位發的月餅回屋;另外一個是去年春節,他穿了女朋友給他新買的羽絨服,結果被親戚奚落:上班掙錢了也不給你媽買件新衣服,光顧著自己。
這是康誠畢業的第一年,其間他換了四份工作,目前還打算再換。用他自己的話說,活了22年,這一年才弄明白社會是什么樣子的。
“你一個三本……人家憑什么要你?”
5月21日,陜西省體育場省人才中心二樓,民營企業招聘周第一場招聘會正在舉行。康誠是中午吃飯的時候來到招聘現場的,他沒有簡歷,甚至沒有帶包,用20分鐘就看完了在場所有企業的招聘展位,只是用手機里拍了幾家單位的招聘簡介,打算回去了再電話聯系。
22歲的康誠并不善言談,即便是坐在路邊的樹蔭下面對記者也顯得拘謹。對自己在過去一年里完成的畢業和就業表現的敏感和不自信。
康誠對自己念的大學并不滿意,主要一點就是“氛圍不好”,沒有學習的氛圍,找工作也都不著急,“這個對人的影響太大了,這兩天看世乒賽(5月中旬在巴黎舉行的乒乓球世界錦標賽),中國人為什么厲害,你看那都是什么隊友,每一個都是冠軍級別的,你自己和人家在一起怎么好意思混,也混不下去”。
康誠就讀的這家三本院校位于西安南郊。大學擴招之后,在西安市,這樣的三本院校有數十家之多,其中多數為民辦院校。
“我們宿舍的也都不找工作,也不出去實習,頂多在網上投個簡歷,到去年四月份的時候才開始著急,因為馬上要離校,你住哪里?”康誠說自己偷著做了簡歷,去參加招聘會,甚至沒有給舍友說,但參加了幾次之后,他就再也不愿意去現場招聘會了。
“第一次參加很興奮,拿了20份簡歷都投完了,回去后等通知,結果一個電話都沒有”,康誠到現在才逐漸明白,人家為什么不給他打電話。“你一個三本,沒有實習經驗,學習成績一般,再加上你這個專業,人家憑什么要你?交大、西大、西電那么多重點院校的學生也投簡歷,都輪不到你……”康誠定了定神,開玩笑說:“我都懷疑人家看沒看我的簡歷,可能都扔了”。
再后來參加的招聘會就覺得大同小異,好的單位輪不到自己,差的單位自己又不想去,“八成是招業務員跑業務的,剛開始找工作的應屆生,都不愿意投簡歷”。
“他們總覺得,我念一趟大學,出來當業務員,給他們丟人”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畢業。康誠和宿舍同學離校后一起租住在了城中村。第一份工作也很快到來:在一家理財刊物當編輯,一個月1200元的工資。“剛開始覺得這份工作還挺好,最起碼聽著體面,也適合我的性格”,但兩個月之后他就被解雇了。
“說是編輯,其實剛開始就是整理資料,從網上找致富、創業類的文章,就是抄,然后我們自己再編輯成一本小冊子,半個月出一期,最后一期我找的一些網絡文章沒有仔細核對,我們雜志前一年就刊發過了,領導怒了。”
不敢給家里說,也不愿意給同學和朋友說,康誠在剛失業的一周里一直躲躲藏藏,每天都要偽裝去上班的樣子。“這算是第一個教訓吧,干什么事都要認真。”
后來的第二份和第三份工作,都是銷售。一份是在一家保險公司賣保險,另一份則是紅酒銷售工作,都是在招聘會和網絡上很容易就能找到的工作。
“第一份工作后我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上班,也不好意思問家里要錢,中間就出去在街上發卡,發一天給50塊錢,上大學的時候很多同學都干過”。這中間過中秋節,其他一些開始上班的同學下班拿單位發的月餅回來,因為第一年上班單位的福利,同學們都很高興,唯獨他沒有,因為沒有工作。這件事讓康誠倍感屈辱。“好歹也是大學畢業,怎么就連個工作都找不到,就開始找最容易找的工作,干銷售當業務員”。
門檻低容易找的工作并不意味著好干。“無論是保險還是紅酒,都是吃苦的活,分給你一個小區,你得一家一家的敲門,還要想著怎么不被人家推出來,紅酒銷售給我們也是劃片,得一家一家地跑,吃苦是一方面,還要懂技巧,會說話……”
但這兩份工作康誠都沒有堅持下來。“一方面家里人反對,他們總覺得,我念一趟大學,出來當業務員,給他們丟人。另外實在不適合我自己,我嘴笨,不會說話,咱們這樣可以,但那種推銷的真克服不了”。
“20多年了,這才明白社會是什么樣子”
于是,在一個倍感屈辱的中秋節和三份失敗的工作之后,康誠回到老家陜西彬縣過年。回家之前,女朋友花400塊錢給他買了一件羽絨服,結果過年期間,親戚拜年到家,問工作,問收入,康誠撒謊以對。“他可能覺得我在撒謊,就罵我說你工作掙錢了自己穿新衣服,也不給你媽買一件……”
康誠說,本來讓女朋友給自己買衣服就已經很屈辱了,結果還被親戚這樣揶揄,讓他心里十分不爽,年也沒有過好。
康誠目前的工作是學校輔導員介紹的,在一家律師事務所“見習”,每個月可以拿到1200元的工資,算是終于找到了專業對口的工作。“其實也就是幫助老師收集整理資料之類的,要想在這一行干下去,要積累經驗,以后考律師資格證”。
因為單位離21日陜西省民營企業招聘周會場不遠,康誠用中午吃飯的時間過來看看,看有沒有更好的工作機會。“家里人讓我靠公務員,現在要開始復習了,想找個時間相對寬松的工作,好好看看書”。
“其實這一年過去,我自己一直也沒有個定位,你問我什么是好工作,當然工資高,環境好是好工作,可我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是個問題,用了一年才明白這個道理,20多年了,這才明白社會是什么樣子”,說這話的時候,康誠一臉老成。(文中受訪大學生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