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校園招聘情況如何?
觀望者多,多為“騎驢找馬”
近日,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校園招聘會在揚州大學揚子津校區舉行。這次招聘會規格比較高,是學校為畢業生爭取到的一次校園招聘。但在招聘會現場,記者發現不少學生對于開學初期就舉行的招聘工作,明顯并不“感冒”。
在招聘會現場,記者碰到了3名信息工程學院的女生,但她們一份簡歷都沒帶。“剛開始還認為是交流會,來了才知道是招聘會。既然來了,那就看看吧。”其中一位女生說,“現在才是第一次招聘會,以后機會肯定更多,所以才沒放在心上。”
也有的學生有備而來,準備了很多簡歷。一位機械學院的大四學生小陳告訴記者,找工作要慢慢挑,有合適的就去應聘,沒有合適的就再等等。“一邊找工作,一邊在準備考公務員。”
記者發現,有這種想法的“90后”大學生不在少數。他們不急于工作,也不知道想要干什么,適合干什么。有的“90后”的父母一直鼓勵他們考研、考公務員、出國,而他們也在各種選擇中徘徊,一邊是忙著參加各種招聘會,一邊則忙著考研、出國準備工作。
B企業如何吸引“90后”?
承諾休假、旅游等招徠學生
一邊是大學生對工作“精挑細選”,一邊則是各個企業在挑選畢業生,那么,對于這些“90后”大學生,企業有什么想法?
9月份,揚州大學就聯合蘇州工業園區30多家企業舉行了校園宣講會。在這場宣講會上,每個企業都以企業文化、員工福利待遇等吸引求職者,其中包括班車接送、享受法定休假、帶薪年假、一年兩次旅游等。蘇州一家科技公司負責人王先生表示,“90后”大學生個性活躍,喜歡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喜歡枯燥無味的工作,“所以我們要"投其所好",迎合"90后"的口味,不然就被職場生力軍pass了。”
對于“90后”員工的工作態度,王先生說,“我們今年才招了幾名"90后"新員工,本來說好周一到門店報到,結果遲遲不見人來,打電話過去問,他們就回復一句"我不想去了"。后來,還有一兩個學生說不干就不干,沒有提前打招呼,也沒有事后解釋。”王先生說,這種情況他戲稱為“忽閃”。
另一家蘇州從事汽車零件公司負責人事管理工作的張女士反映,現在的大學生遲到早退現象很嚴重,缺少踏實的精神。“很多新來的大學生,工作上下班很隨意,上班第一件事不是工作,而是打開電腦,看各種娛樂新聞。”
C今年就業形勢如何?很嚴峻,光伏招聘“半停止”
今年的就業形勢究竟怎樣?這想必是很多家長和學生都非常關心的。揚州大學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楊桂元介紹,從目前全球經濟形勢來看,今年的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可以說是很嚴峻。
“現在全球經濟低迷,也波及了很多企業。”楊桂元告訴記者,最明顯的是光伏產業,以往蘇南的光伏企業一年能吸收走揚州30%的大學生,但今年的招聘卻處于半停止狀態,而銀行、證券等金融單位的招聘量也下滑了20%。
楊桂元說,同前幾年相比,今年校園招聘的壓力很大,所以早在9月份就開始啟動校園招聘工作,比以往提早了兩個月,在前期的準備工作中,能明顯感受到就業的形勢不太好。“以前都是大企業來聯系我們,但是今年我們再去接洽的時候,發現很多大型企業要么取消或減少招聘計劃,要么則是遲遲不肯發布招聘計劃。”他介紹,學校打算去南通、無錫等地開拓人才市場。
【專家支招】
趁早規劃,抓住招聘機會
面對今年不太樂觀的就業形勢,楊桂元建議:“學生必須要趁早做好人生的規劃,如果有招聘會的話,一定要抓住機會,不能老想著下一場招聘,否則就會錯失良機。”
而對于如何在求職道路上少碰壁的話,楊桂元建議:大學生要給自己一個合理的定向;對于工作環境和地區選擇,不要過分地向往大城市,中小城市可能更加適合生活。
他建議求職時要準備一個備選方案。無論是準備工作還是想繼續深造的同學,都應該給自己留一條后路,在首選方案沒能如愿的情況下,才不會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