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江湖千萬別“敷衍”了事
|
發表時間:2014/12/31 瀏覽 1971 次 |
你不要敷衍我!”究竟“敷衍”指的是什么?是工作上的拖拉、糊弄?還是面對工作時不正經的態度?我們日常中有很多工作,而其中很多又都是難以用量化標準來衡量的,因此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大多要靠員工自己把握。這時員工的表現就會各不相同。方法對了,工作的效率就會提高,結果也自然是積極向上的。但很多人都會用自認為“聰明”的方法去做,而有些“傻人”則是“傻乎乎”地做。 年末,最煩的就是年終總結了。沒有哪一家企業拍著胸脯說我們公司不需要年終總結。 恰巧李莉所在的公司每到財政年度末,也要寫一份年終總結,將自己全年的工作形成書面報告,既要總結自己的工作經驗,也要制訂下一步目標,并提出改進的建議。 公司里近千名員工都對這個規定不以為然,并把它諷刺為最大的形式主義。所以,當李莉開始一個字一個字地敲鍵盤時,老員工們都說:“別傻了,干嗎這么認真地自己寫,從網上下載一個改改不就得了,上千份報告摞起來比老總的屋子還高,老總會看?最后肯定又是賣廢紙了,敷衍一下就好!” “我為什么要敷衍?這是我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情都不認真對待,我還能干什么!”李莉沒有理會同事們的閑言碎語,因為她認為自己工作了一年,確實有很多感受,正好借此機會提出建議和設想。 以前李莉的建議最多走到部門主管那里就石沉大海了,而以她的職位和身份,想要見到老總當面陳述,也只能是一種奢望。這次李莉有一種沖動,一定要借這個機會把自己對公司現狀的看法和今后發展的建議詳細而完整地寫出來。 李莉認為沒有什么比一份圖文并茂的報告更能表達自己的想法了。于是,她每天晚上回到家,吃完飯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沖到電腦前繪制圖表,撰寫報告。 一周之后,一本像時尚雜志般的年終總結送到了公司辦公室,彩色封面上是公司的標志和宗旨,扉頁上有目錄和提要。正文由我的工作、我的總結和我的建議三部分組成。每一部分都有詳細的數據和直觀的圖表,還用漫畫形式展示了公司存在的不良作風和不好的現象。最后是對公司的誠懇建議和對未來充滿激情的設想。 接下來的幾天里,李莉一下子成了公司的熱門人物,因為公司的每個員工都在談論這份不可思議的年終總結,都說真沒想到年終總結也能寫成這樣。又過了三天,老總把李莉請到了辦公室,對她說:“這次你寫的總結,給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報告我看了三遍,你看問題很準,思路非常清晰,設想也很有創意。不過我最欣賞你的還是你對公司和工作的那份責任感。好好干吧,你也許需要一個更合適的崗位。” 就這樣,這個公司里被認為是“最傻”的員工,走上了職業生涯的快速路。 “敷衍”可能經常被人提到,而且大多數人都不會認為“敷衍”的工作也很重要。不過他們可能并沒有意識到,這也許就是他們懷才不遇或處處碰壁的原因之一。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更沒有餡餅掉下來,今天的辛苦和勤奮才有可能創造美好的前途和未來。 有些工作很多時候并不像外人所看到的那樣簡單敷衍一下就過去了。認真對待只是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出于對工作付出極大的責任感,這樣將很容易尋找到職業道路上的突破口,從而使自己的職業生涯變得高速和順暢。 若公司有很多如此“敷衍”的員工,老板或經理們就該頭疼了。其實,員工在工作中稍微帶點責任心,不低估任何一項事情,充滿激情的去解決它,無論對所在的公司或個人來說,都是極大的財富和資源。 當然,大家口中很多“傻”員工做事的標準都不只是把事情做對,而是還要用心把事情做好。在他們的心目中,自始至終都有這么一個原則--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對公司的事負責也就是對自己負責,絕不能敷衍了事。 習慣改變人生,我們大多數人都有惰性,不知道或者不愿意去自我改變。如果你總是整天抱怨自己的工作環境不好,總是抱怨遇到了苛刻的老總,那又有什么用呢,這能是聰明之舉嗎?其實真正應該做的是怎樣讓自己變得更加完美。 作為員工,就要像李莉這樣,你必須明白,對工作負責才是真正的聰明。你只有認真負責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也才能讓老板發現和賞識你的能力。 沒有責任心的能力是沒有任何價值的。在責任和能力之中,如果只選一個,任何一個老板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責任。 堅持原則,決不敷衍,為公司負責,是衡量員工做人做事的最高準則,這樣的員工無論什么時候、到哪里都最受歡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