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工作遭遇3年之癢
|
發表時間:2006/1/12 瀏覽 3500 次 |
在夫妻關系中有一種說法,叫做7年之癢。意思是說通常當走到第7年時,兩人之間相互的吸引、熱情、包容、耐心等統統降到冰點,夫妻關系面臨著最嚴峻的考驗,許多原本令人羨慕的恩愛伴侶在這個時期各奔東西,令人惋惜!不想,在近來的咨詢中,吃驚地發現這種現象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職場中,許多職業人與他們的工作之間由熱情高漲變成難以忍受,走進了風雨飄搖的“N年之癢”!
我和工作遭遇3年之癢
李婷(化名),一個十分漂亮、干練的女孩子。26歲的她大學畢業后就進入了一家大型房地產公司做總經理秘書,到現在已經在這個職位上工作將近3年了。她很希望能夠在工作中有所建樹,在剛參加工作時也不時地為能夠學到很多新東西而快樂,每天的工作熱情都很高昂。可是好景不長,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發現老板交給她的工作都是些事務性的瑣碎工作,里面可以學習的新東西早已經學完,自己的能力好久都沒有什么長進;而且因為是家族企業,公司在管理中還存在不少不規范的地方。3年下來,李婷感覺對自己的工作已毫無熱情可言。她想轉行做銷售,可又怕自己做不好,繼續現在的工作又提不起絲毫的熱情,為此她苦惱不已。她無奈的笑道:“我和我的工作,就像走進了3年之癢!”
案例剖析:目前的工作對于李婷來說就像“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這樣的心態從職業發展的角度來看的確是很危險的,因為結合李婷的描述與測評結果,我們發現她患了典型的“職業倦怠癥”。職業倦怠通常多發于白領階層,也可以說是一種“都市病”。現在職場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白領們為了站穩腳跟,保持持續的競爭優勢,白領們往往對自己的要求都很苛刻,甚至一點瑕疵都會引起他們的自責,長此以往,便逐漸失去了工作的樂趣,挫折、焦慮、居喪日積月累形成了職業倦怠。職業倦怠癥雖然不是病,卻會對職業人產生很大的負面作用:輕者對工作失去興趣,產生很強的疲憊感;重者會導致職業發展的重大挫折甚至中斷。
李婷說:原來我的“三年之癢”還有病因啊?那我為什么會患職業倦怠呢?
專家分析:職業倦怠并非李婷一人才有的現象,在最近的咨詢中已經見到了很多類似的例子。李婷產生職業倦怠的原因也在于,秘書工作就像李婷說說,每天做一些復印、打字、發信之類的事情,其重復與瑣碎,以及不能帶來能力上的提高,引起了李婷長期對職業發展的焦慮,從而在不知不覺中走進了“3年之癢”。 李婷說:可是我自己怎么從來沒有意識到呢?真像您所說的這樣,不知不覺就走到今天這樣了。
專家分析:其實,職業倦怠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為它有其明顯的“癥狀”,只是以往人們對于一些表現沒有形成重視的習慣而已。患了職業倦怠的職業人大都有以下“癥狀”:厭倦了現有的工作方式,失去了對工作的熱情,每天清晨醒來,一想到要去工作就會心口堵得慌;看到公司樓下的電梯心里就直翻騰;坐在辦公桌前就惱火;看到手邊的文件就想把它們給撕了等等。當出現了這些狀況時,職業人就應該提醒自己,問問自己的心是不是有些累了?
李婷說:可是就算發現了這些癥狀又能怎么樣呢?秘書整天就是在做一些重復瑣碎的工作,我一樣還是會很焦慮啊!
專家分析:秘書工作對于李婷來說雖然重復煩瑣,但是依舊可以學習和積累很多經驗,只不過因為秘書工作的特殊性,這種積累往往顯得比較發散且零碎。因此李婷需要將自己想學習和積累的目標“化整為零”,為自己制定循序漸進的若干小目標,然后依次向著每個小目標努力,實現一個再進行下一個。當一個個小目標都實現后她會發現,原來成功也不麻煩。因此李婷應該把目標量化、明確化,避免總覺得自己陷在瑣碎的事情中不能自拔。其實,瑣碎之中也可見真本事!
李婷說:這些我都明白了。我想走出這“3年之癢”,走出職業倦怠,該怎么辦呢?
為李婷支招:
1、心理按摩:換個角度看,你會覺得瑣碎也很重要。首先要做的是幫助李婷調整好心態。來自秘書工作的牢騷通常是這樣的:“每天被各個部門的人像丫鬟一樣呼來喚去,這樣的工作簡直一點前途都沒有!”其實,換個角度來解釋這些牢騷就是這樣:我忙碌,是因為我有擺平瑣碎事務的能力;我被別人求助,是因為我可以幫助他們;我的工作雖然不重要,但是一樣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因為這是我經驗積累的必要過程。
2、適度刺激:為自己設立一套獨特的獎勵辦法。對應上述的制定“小目標”策略,李婷應當為自己相應的“獎勵機制”,在實現一個階段的小目標之后,要給自己一點小獎勵。
3、疏導情緒:把肚子里的苦水說出來。結合李婷的性格特點,建議李婷找她的家人或者最好的朋友,找一個大家都比較閑的時間和不受干擾的空間,把自己在工作中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