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每年就業崗位缺口多達30萬
|
發表時間:2006/8/25 瀏覽 3269 次 |
廣東省省情調查研究中心剛剛發布的《二00六年省情調查報告》,顯示奔向現代化的廣東,“民生建設”正進入攻堅階段。
每年就業崗位缺口達三十萬個
“十一五”期間廣東勞動力供求總趨勢是:勞動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存在,勞動力供給總量增大,供求結構將發生新的變化,結構性矛盾仍相當突出,就業困難群體增多,就業壓力仍然很大。
據測算,至二0一0年末,廣東省常住人口將控制在八千九百萬以內。按此規模測算,全省勞動適齡人口(十六到五十九歲)將達六千四百零八萬人,比“十五”時期凈增六百八十八點四萬人,平均每年增加一百三十七點六八萬人。按“十一五”期末非農就業比重要達到七成二的比例匡算,平均每年非農產業新增的從業人數將超過一百萬人。但是,按照“十一五”期間,廣東國民經濟年均增長百分之九的速度以及就業彈性系數來計算,全省城鎮每年新增就業崗位只有七十萬個,缺口達三十萬個。
養老遭遇四大挑戰
廣東養老保險事業面臨四大問題與挑戰:一是政府、單位、個人三方責任仍不夠清晰。政府責任不到位,沒有形成財政補助養老保險基金的機制,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支出主要由單位和個人繳納的費用來承擔,造成企業和個人的負擔過重;單位與個人的責任錯位,體現單位責任的企業年金不健全、推進緩慢,體現個人責任的個人強制儲蓄尚未建立,造成個人養老過分依賴國家建立的基本養老保險。二是權利和義務不對應。不同群體之間退休人員養老保險待遇不平衡的矛盾尖銳。三是基礎管理不能適應養老保險事業的發展。四是城鄉養老保險制度發展不平衡。
只有二成八從業人員參加醫療保險
截止到去年九月,廣東省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有一千一百四十六點三萬人,而廣東省的總人口達一點一億人,全省從業人員有四千多萬。參保人數僅占從業人員的百分之二十八點七。
目前廣東省醫療保險存在的問題包括保障覆蓋率低、保障力度有限、人口老齡化加劇了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供需矛盾、以及社會醫療救助制度未得到重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