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掉“出走”惡習令身價高漲
|
發表時間:2005/9/21 瀏覽 6854 次 |
你有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想跳沒機會,等來等去,選來選去,最后信心盡失。這時候,如果有個一般的工作,或者一個學習的機會,很少去考慮下一步的事情,先脫離了目前的境況再說。這就是非常不理性的行為,完全不去考慮職業的可持續發展性,脫離原有的經驗,這就是跳槽半路出走,所造成的惡果會讓人付出十倍的代價。
案例分析:
初如職場
GEORG學的是信息與通信工程,研究生畢業后到北京一家研究所工作。工作很穩定也沒有什么壓力,但是GEORG是個不安份的人,他懷著做出點成績的萬丈豪情進來,卻始終碰到一堵軟墻。
GEORG總有很多的想法卻沒有辦法實施,他和上級溝通卻總是被領導以這樣那樣的理由擱淺下來。他很看不慣領導這種毫無效率的辦事方法,多次和領導發生沖突,一開始上級還會溫和的他溝通,次數多了領導就根本不給GEORG說話的機會。
跳槽,成就發展
GEORG是個期望挑戰,尋求冒險刺激的人,在工作中他也是這樣,渴望不斷的攀登,突破一個個瓶頸。而研究所懶散的工作環境讓GEORG幾乎窒息,在工作的第二年,他終于跳出來,進了一家保險公司做銷售。這份工作雖然辛苦,但是重新點燃了他工作的激情。在經過短時間的適應之后,他的業績迅速的增長起來,可以說快的讓人羨慕,一年的時間他的薪資也達到了4000多元。不久后,公司的規模擴張的同時,他也升到業務主管,平時主要還負責起了員工招聘和培訓工作。
在保險行業已經待了三年的GEORG現在也算是高職高薪,在公司他有相對大的自主權,整個銷售團隊是自己招聘來的,整個區塊市場也由自己完全負責,自主管理和運營。但眼看要到年底了,卻在這時突然驚報出公司財務體制出了問題,而且這些問題由來已久,只是這時被其他問題帶了出來。這帶給GEORG的無疑就是當頭一棒,郁悶和壓力使他感到苦不堪言。他深深明白自己在這個公司的發展已經到頭了。
出走,職業中斷的惡果
就在GEORG為職業道路何去何從而煩惱的時候,他收到了遠在美國的姨夫的來信,邀請他過去攻讀MBA.這似乎給了在黑暗中找不到路的GEORG一線光明,遞交了辭呈,飛去美國全心攻讀MBA.
三年后,GEORG以畢業論文最優的成績拿到了美國一所著名大學的MBA學歷。懷里揣著這張證書,GEORG自信滿滿的回到了國內,他想憑著他的高學歷和他在保險銷售行業的成就找一個中高層的管理職位是不會有問題的。
他一面在家悠閑的休息,一面開始投出簡歷尋找經理的職位。但是結果卻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投出的簡歷幾乎收不到回音,僅有的兩個面試通知也沒了結果。GEORG倍受打擊,為什么出去了三年再回來自己的能力就得不到承認了?手上拿著高學歷為什么反而沒有人要了?他想到當初做保險的那段輝煌經歷就困惑不已,難道自己的能力真的不行?那時的成功只是偶然所得?自信的GEORG陷入了抬腳卻不知往哪走的尷尬境地。
專家建議:
一份好的工作首先要是自己喜歡的工作,只有是自己的興趣所在,才能最大地發揮自身的潛能,而且也是和自己的職業氣質、職業愛好、職業價值觀相符合;其二是要保住現在的身價,并且能不斷提高身價。這不僅是指薪金回報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在工作上能有所發展。GEORG的第一次工作雖然比較穩定,是鐵飯碗,但是和不安分的性格極為不符,致使他根本無法施展拳腳,實現抱負。GEORG勉強自己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結果就只能是白白浪費了一年多的時間。
不要因為薪金裹住腳步
僅僅為了高薪而堅守崗位或跳槽其中都隱藏著很大危險, 對于高薪到來的機遇要有所準備,當高薪確實降臨時也不能操之過急,對職場要求的敏銳的洞察力以及對自身職業賣點時時客觀的剖析和盤點是重中之重!
GEORG在出國之前所面臨的狀況是只能在公司外部尋求進一步發展,也就是跳槽,不跳就等于等著自己的職業和公司一起死亡,但是GEORG卻對目前的高薪戀戀不舍,始終沒有堅定離開公司重新進入職場的決心,如果不是有留學的機會,GEORG很可能隨著企業的跨掉而失業,這時再去找工作就是處在被動的位置了,高薪更加難求。高薪高職的尋求成功的必然條件是要保證職業生涯持續健康地發展。
了解自己和行業企業情況
知己知彼才是職業成功的關鍵,科學職業分析職業定位,確定職業氣質職業特性,發掘自己核心競爭力,準確評價自己職業含金量,合理進行職業規劃;熟悉行業行情,把握行業產品信息,充分了解目標企業產品結構產品資源,企業長遠發展戰略目標,企業管理模式和文化等。最后在個人和企業間找到契合點,在個人和職位間找到匹配度,最終達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