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擊性戰略” 穿越職場生死線
|
發表時間:2006/6/23 瀏覽 2125 次 |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默念著這幾句詞,周先生躊躇滿志地來到林克人力資源公司,等待和獵頭顧問的接觸。在通過幾輪篩選后,對拿到某制造企業副總這個offer,他自認勝券在握。最后當他滿面春風的離開時,卻不曾想到"驀然回首,卻是傷心處"…
案例:
周先生93年專科畢業于北方工業大學的分析化學專業,畢業后到了陜西一家鉬業公司教育處擔任培訓專員的職位,主要負責制定并實施公司員工培訓規劃和年度培訓計劃;由于對工作能夠認真負責,加上剛畢業的那股激情,使其負責的培訓工作做的有聲有色,深得領導的好評,在95年7月份被公司提拔為培訓主管的職位,正在他滿懷信心的發展之時,由于企業體制改革,他被調往了銅川電信公司擔任總經理助理兼HR經理的職位,負責公司績效考核和招聘工作,同時協助總經理處理一些市場方面的事務,由于自己以前一直負責培訓方面的工作,突然轉變角色,使他有點力不從心的感覺,同時,由于自己既不是人力資源專業,也不是通訊專業。他感覺自己的專業知識也越來越不夠用,于是在工作之余他在97年進入西安郵電學院學習通訊工程專業,在隨著學歷的增高,專業知識的積累,自己的工作也步步轉向正規,職位和發展也在步步提高,在2000年被公司提拔為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長兼總經理特別助理,主要負責人事行政和市場營銷的管理計劃工作。從而走上了個人職業生涯的一個頂峰。就在周先生躊躇滿志的在工作中發展時,由于家庭的原因,02年上半年無奈的離開了公司來到浙江和家人相聚,然后通過朋友的介紹進入了浙江一家通訊企業任總經理助理的職位。級別相當于副總。主要負責參與制定公司年度經營計劃并參與組織實施;同時兼管一些人事行政的工作。上任的前半年屬于他的"蜜月期",在公司總經理的鼎立相助下使他在和運營商的溝通過程中,及時抓住運營商營業網點擴張的機遇,為公司爭取到百萬元的資金收入和其他資源支持。同時針對企業的人力資源架構進行了一些具體改進措施并獲得一部分成效。 但隨著的時間的增長,周先生越來越感覺很多方面不適合。雖然目前"工作順利",但和上司的思路開始有點不合拍。同時家族企業的作風模式也越來越讓他感覺不爽。于是在不爽的前提下他和公司管理層之間開始出現小摩擦。這種小摩擦也使周先生的"榮寵"度產生了"急流直下"。曾經想過跳槽,但對浙江職場的不了解和相對安逸的生活讓他選擇了放棄。
原來更大的戰局在短暫的和平之后……
就這樣不痛不癢的過了一年后,這種微妙的關系到05年底終于徹底崩盤。崩盤的主要原因處于一場信任。本來是周先生負責的一個項目,結果總經理又派了一名副總來監督。這名副總是總經理的親戚,一上來就徹底把周先生的權力給予束縛。同時在人員架構上進行了簡短的調整,大有一種"殺雞給猴看的作風",而總經理的態度也明顯的站在了副總的角度上,使周先生徹底陷入了痛苦之中。既然不能和平共處,那只有明哲保身。于是周先生在痛苦的狀況下跳槽念頭徹底出現,想出來尋求中型企業的副總或人力資源總監的職位。但幾個月過去了簡歷投出去都沒回應,偶爾有一兩次和獵頭接洽的機會最后也都如石沉大海。由于自己這么多年一直在國企從事工作,對目前企業相應崗位的要求摸不清。公司的境地已讓周先生如坐針氈,左右兩難的狀況讓周先生徹底陷入了煎熬之中。
獨之秀職業顧問分析:
針對周先生公司的企業文化和目前冰火兩重天的局面分析來看。可以繼續留下的概率已經非常小。跳槽已經是必由之路,但周先生謀求了這么長時間的工作,一直沒找到合適的買家,可謂是陷入了職場生死線之中。如果想徹底結束尷尬局面,提高職業含金量拿到滿意OFFER,成功的尋求到下一步發展,實施具有針對性的戰略找準結合點是必不可少的。關鍵看戰略的實施方向和角度的把握。周先生的主要困惑在于找不到合適的買家,不知道什么地方是適合自己的,什么地方才是要自己的。我們首先從職業傾向性的角度考慮,周先生屬于INFJ型,適合在人力資源、營銷等方面發展。但對于周先生來說,他的優勢主要是13年工作經驗,其中3年專職從事大型企業員工培訓管理,6年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和高層行政管理,3年多民營企業涉及市場營銷的高層管理工作,劣勢為管理經驗的匱乏,從直接的測試結果看周先生在決斷能力上還不夠。再就是過于謹慎小心的性格,也讓周先生失去了一些機會。
那在這職場生死線的時刻,戰略究竟如何實施呢?
獨之秀專家建議:
"物竟天擇 適者生存",自然界的競爭法則更多蘊涵著順其自然性和被動性。但職業、商業競爭則完全不同,戰略性的競爭已經成為主題。穿越職場"生死線",不要有僥幸的心理和走捷徑的期望。戰略的實施是一種全方位的行為,而經過精心策劃、深思熟慮帶有攻擊性的戰略行為更將會使大家能夠盡快穿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