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產部:5年內我國軟件從業人員達250萬
|
發表時間:2006/6/2 瀏覽 2275 次 |
6月1日,在信息產業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國信辦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支持下,以“展示十五軟件產業成果,宣貫十一五軟件規劃,走自主創新,軟件強國之路”為主題的2006年第十屆中國國際軟件博覽會(簡稱“軟博會”)在北京展覽館正式開幕。當天上午,2006中國軟件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也同期舉辦。信息產業部電子信息產品管理司副司長丁文武于論壇上為業界解讀“十一五”軟件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為其現場發言實錄:
主持人(中國軟件行業協會理事長陳沖):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好!
剛才在肖司長的主持下,幾位領導共同開啟了本次軟博會的開幕儀式,下面我來主持論壇,剛才的幾位領導的致詞已經打開了軟件產業高峰論壇的序幕,大家對軟件產業的發展做了非常仔細的分析,對前景也做了非常明確的展望。到今天,軟博會已經舉辦十屆,這十年正是我國軟件產業大發展的十年,軟件產業發展的這十年不僅自己在一步一步的成長,并且也促進了其他產業的發展。在十年中間,軟件產業已經成為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組成部分,發揮了應有的價值。
本屆軟博會高峰論壇以軟件價值與創新型社會為主題,首先我們有請信息產業部電子信息產品管理司副司長丁文武來“解讀“十一五”軟件產業發展規劃”。大家歡迎。
丁文武: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就是振奮精神、開拓創新,做大做強中國軟件產業。
大家知道軟件產業是信息產業的核心,是國家優先發展的戰略性先導產業,所以我們做大做強中國軟件產業,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以及建設創新型國家提升我國綜合國力,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我今天講的主要是四個方面,第一個是中國軟件產業十五發展的回顧,第二是專項規劃編制的北京,第三編制過程和主要特點,第四是專項規劃主要內容的解讀。
第一個方面,中國軟件產業建立了基本的產業政策體現,主要是國務院2000年6月,國務院出臺了18號文件,從投融資、稅收、產業技術、出口、收入分配、人才吸引與培養、采購、軟件企業認定、知識產權保護行業組織和行業管理等方面軟件產業發展給予強有力的政策支持,是國家鼓勵軟件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是中國軟件產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另外一個就是國務院辦公廳專發的國辦47號文件,這個提出明確了軟件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目標,發展思路和工作重點以及落實18號文件的政策措施。所有這些構成了中國產業發展的政策體系。
第二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歡迎,國家有關部門先后制訂出臺了《軟件企業認定標準及管理辦法》《軟件產品管理辦法》《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件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國家軟件產業基地管理辦法》等等,建立了較為完備的認定體系,在2005年底,全國共認定企業13194家,登記備案軟件產品30992個,確定了11個國家級軟件產業基地和6個軟件出口基地,試辦了35所軟件學院和35所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加強了知識產權保護等各方面的工作。
十五期間,軟件產業保持30%以上的年均增長速度高速發展,產業規模不斷擴大,軟件出口持續攀升,軟件企業管理和創新能力取得明顯進展,軟件人才隊伍逐步發展壯大,為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做了貢獻。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軟件產業規模持續擴大。2000年,中國軟件產業總額為440.5億元,2005年則達到3900億元。
2軟件出口快速增長,人才隊伍逐步壯大。五年來,軟件出口到2005年為35.9億美元,增長近9倍。
3,企業管理和創新能力明顯增強,核心技術產品研發取得較大進步。2005年全國軟件朝如過10億元的企業達到25家,99年的時候全國僅有1家軟件企業通過CMM2恩級評估,到2005年全國通過CMM評估的軟件企業總數達到350家,總數全球第二,已經成為世界上地三歌詠有CMM5級認證企業的國家。
操作系統、辦公軟件、中間件、大型應用軟件系統嵌入式系統都應用。
4、LINUX等開放源代碼軟件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它的銷售收入從2002年的5252.9萬元上升到2005年的1.75億元,年軍增速近50%。同時在科研辦公軟件方面,還有一些跨平臺的銷售也大大進展。在開源技術和產品發展較快,像中科洪七的Linux,還有中標普華的Linux,共創開源Linux等國產開源操作系統和金山WPS永中OFFICE,RED Office等國產辦公軟件在產品性能、質量穩定性方面都有了較大的提高,賓在電子政務、軟件正版化進行中取得的進展。
5、國產游戲軟件和網絡游戲產業蓬勃發展。
大家通常聽到數字內容產業和文化產業,其實這些我覺得主 |
|